M17台北時間7日在紐約證交所盛大敲鐘掛牌圖,翻攝紐約證交所,一星期後卻黯然離場。設計畫面
黃立成出生雲林、從小在美國加州長大,不僅個人演藝事業有聲有色,創辦的17直播才3年就發展成亞洲已開發國家最大直播平台,母公司M17投入1億元在紐約證交所掛牌,更被視為台灣獨角獸反攻美國。M17當時公開發行超過751萬股美國存託股票(ADS),定價每股8美元,低於外界原先預期的10至12美元,總募資規模為6010萬美元(18億台幣)。
M17若上市成功,將成台灣首家赴美掛牌的獨角獸企業(市值逾10億美元),但讓人意外的是,當天成交量掛零,許多市場人士嗅出不尋常味道,當機、系統出錯、股東匯錯帳號、投資方縮手,各種傳言不斷,一連4個交易日一直沒有成交紀錄,危機昨終於爆發。
黃立成創立M17成績斐然,未料赴美上市籌資受挫。資料照片
稱獲挹資暫緩掛牌
黃立成昨在臉書貼文「紐約證券交易所,存在年數:200+;上市公司數目:2000+;在同一天敲鐘又推遲上市的公司數:1」,並且還標註「fuckCitibank」、「fuckDeutschebank」(他X媽的花旗銀行、他X的德意志銀行),直接爆粗口大罵承銷商。
M17隨後也發表聲明,強調該集團獲得來自日本的資金挹注3500萬美元(約10.1億台幣),並宣布暫緩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。意謂著先前投入的1億元血本無歸。
雖M17未對外說明暫緩掛牌的原因,但執行長潘杰賢在給同仁的信中透露,主要是投資者結算流程的技術問題,導致當日銀行延遲正式開盤,等解決問題已是4天後,延遲4天導致投資者注意力移轉,公司決定暫緩。
黃立成昨在臉書po文表達不滿,並以英文怒罵承銷商。翻攝臉書
疑準備不足就上市
【新聞評論員】
以個人當過財務長去美國紐約證交所IPO(首度公開募股)的經驗,來看M17美國上市烏龍,覺得很大的問題可能是公司不了解路演(road show)及定價的重要性。
公司如果可達到IPO規模,表示經營很成功,也可能是該行業的龍頭老大。但「隔行如隔山」,公司老闆通常對資本市場,尤其是IPO,沒有經驗,一旦找錯CFO(財務長)或投資銀行,IPO失敗風險就很大。
公司和投資銀行及律師通常會花很多時間準備財務審計和美國F-1招股書,但是等SEC(證監會)通過後,真正的挑戰才開始,因為不管多好的公司,如果沒有投資者願意買,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費。
IPO前兩星期的路演就是要跟投資者推銷賣出公司股票,但這一次M17的IPO,路演情況似乎不順利,問題可能包括IPO定價錯誤,路演沒準備好或沒派出專家,沒安排適合的投資者會議。若其中一個環節出狀況,IPO就很難成功。
楊應超 異康集團首席資深顧問
根據市場行情,申請赴美掛牌的成本至少超過台幣1億。針對M17前往美國掛牌又暫緩上市的詭異情形,不具名會計師指,美國IPO流程和台灣不同,台灣曾有因市場關係延後掛牌1到3個月掛牌,但M17明明已掛牌,「4天沒有交易量已很奇怪,台灣不可能有這種事,應該會納入會計教科書」。
業界指出,這次幫M17簽核上市財報的是資誠會計師事務所,且談不到一年就完成,資誠昨回應,M17在美停止上市與財簽無關。
台灣花旗昨回應M17在美上市是紐約總部負責,無法評論;德意志銀行則至截稿為止未有回應。
可與直播主直接互動、打賞,讓17直播竄紅。資料照片
M17赴美掛牌事件簿
2017/07/27
.宣布擴大徵才並透露不排除赴海外IPO,美國、香港和日本都有可能
2018/05月底
.在美國紐約證交所公告IPO招股說明書
2018/06/01
.紐約證交所公告M17將於6月7日以代碼YQ掛牌;首次公開發行的7,511,000股美國存託股票(ADS),定價每股8美元(約240元台幣),總募資規模約6010萬美元(18億台幣)
2018/06/07
.美國東岸時間7日上午9:30,由黃立成率經營團隊在紐約證交所舉行敲鐘儀式
2018/06/11
.市場傳出有投資人匯錯帳戶導致無法交易,並傳次日(周二)將開盤交易
2018/06/13
.周二仍無交易,公司則證實IPO暫緩
資料來源:《蘋果》採訪整理
M17小檔案
創立時間:2015年
總部:台北
創辦人:黃立成(董事長)潘杰賢(執行長)
員工數:400人
會員數:4790萬人
簽約主播:7719人
市值:4.1億美元(123億台幣)
年營收:1.16億美元(34.8億台幣)
獲利:去年虧損2210萬美元(6.6億台幣)
全球據點:台灣、香港、日本、南韓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印尼
旗下品牌:17直播、Paktor、Goodnight、Machi-Esports、DOWN、由你娛樂、巔瘋娛樂
市場地位:
.台灣 穩坐龍頭,市佔率38.6%
.香港 第1大,市佔率15.3%
.日本 第2大,市佔率18.6%
資料來源:官網、《蘋果》採訪整理
【報你知】獨角獸 企業稀少
商業發展研究院流通產業組組長林原慶說,獨角獸(unicorn)一詞是由2013年風險創投專家Aileen Lee提出的概念,指的是成立不到10年,尚未上市,但估計市值已達10億美元(300億台幣)的公司,就像獨角獸一樣稀少。此類企業有UBER、小米、Airbnb、Dropbox等。
轉自蘋果日報